今天,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《基层反映:关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防控的几点思考》范文,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、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!正文如下:
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,审计监督的难度越来越大,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。审计风险伴随着审计工作的全过程,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,找出应对措施,是我们审计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。本文结合审计实践,就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防控谈几点看法。
一、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
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作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,从而导致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不良影响的可能性。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,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,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审计风险;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,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引发审计责任追究并不代表审计风险不存在;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,只要加以有效防范,可以避免或减少审计风险。
二、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
审计风险是复杂的、多样的,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,就基层审计机关而言,主要是:
(一)审计人员知识和能力不足。审计工作涉及多方面的知识,审计人员既要懂财务,又要懂计算机,既要懂法律法规,又要懂各方面的政策,还需要掌握工程技术、经济管理、环境保护、自然资源资产等方面的知识,同时,还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。如果一个审计人员知识面狭窄、工作能力低,审计工作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,很可能导致审计风险。例如,我们当前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,审计涉及国土、水利、林业、矿产、环保等多个部门,涉及的专业知识极其广泛,
很多专业方面的问题需要作出专业的判断。而审计机关这方面的审计人才非常缺乏,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人才,审计过程中,往往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解决审计机关无法解决的专业技术问题。这种现状,很难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专业性、可靠性、权威性。
(二)审计方法手段落后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各行业经济管理数据化、信息化运用越来越多,反映经济活动状况的数据呈几何式增长,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新的经济环境下,大数据审计手段的运用日益迫切。目前,省以上审计机关对这个问题较容易解决,而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数据化审计基础不牢、数据化审计人才缺乏,很多审计项目仍然采取传统的审计方式,这就很难保证审计的广度和深度。很多问题由于审计手段有限,难以保证查深查透,审计风险也就难以避免。特别是财政、税务、各类基金审计,需要采集、分析的数据相当多,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审计手段,必然带来情况摸不准、问题难查透、效率难提高。
(三)审计人员不廉洁。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,社会上的各种不良之风和利益诱惑,或多或少对审计机关产生一定的冲击,如果审计人员不廉洁、自身不过硬,很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陷阱。例如,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,一些承包商为了利益会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腐蚀审计人员,从近年来审计机关通报的情况看,有的审计干部纪律观念淡薄、廉政意识不强,经不起诱惑,成为别人的“围猎”对象,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。审计过程中,有的审计人员隐瞒问题,有的不如实上报审计情况,有的为了违纪行为人当保护伞,种种这些现象,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,也严重影响了审计机关的信誉,从而造成审计风险的发生。
(四)审计质量控制不严。审计质量控制包括科学的计划管理、规范的审计程序、严格的业务标准、精细的审计操作、良好的内部控制等一系列过程。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,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,还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。一个审计机关,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,必然带来审计风险。例如,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合理就会带来审计人员方向不明确、重点不突出,环节把握不准,审计针对性不强,审计结果就难以反映被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。审计实施过程控制不严,运用的技术方法不合理,就难以深层次揭示问题,被审计对象的一些重要问题就会被遗漏。审计分析不到位,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,就会导致审计评价不客观、责任界定不准确、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、审计整改效果难实现,也难以对宏观决策起到参谋作用。以上这些都会形成审计风险。
(五)被审计单位管理不健全。由于被审计单位管理薄弱,内控制度不严,提供的的资料不能满足审计的需要,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,或者被审计单位以作弊的手段故意隐瞒重要资料和数据,增加审计工作难度,让审计人员无法查证相关问题,使审计风险难以回避。一些单位为了对付检查,故意设置障碍,或者提供资料不完整、或者提供虚假资料、或者篡改重要资料,让审计人员难以收集可以支撑审计结论的资料和数据,从而形成审计风险。
三、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
审计风险虽然不可避免,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,审计风险是可以防范的,这就需要我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以谨慎的职业态度,以强有力的审计手段,以严格的控制和管理,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。
(一)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。由于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,审计的责任和风险越来越大,基层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风险隐患的宣传教育,进一步规范审计操作流程,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,让每一位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、质量意识、风险意识,从思想上认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,在审计过程中,改变审计思路,创新审计方法,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。
(二)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。一是经常组织学习法律法规,让审计人员熟悉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,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,让审计人员做到知法、守法、用法,排除各种主、客观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,使审计行为符合法定程序,审计评价符合依据,审计结论客观公正。二是及时组织学习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,让审计人员把握国家大政方针,吃透政策精神,明确审计的方向,让审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搏。三是经常开展审计业务知识培训。通过集中学习、网络学习、专家辅导、个人自学等方式,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、财务会计、工程技术、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,特别是要加大计算机审计知识的学习,熟练掌握数据化审计技术方法,快速鉴别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造假的行为,准确查处违法违纪行为,提高审计工作效率。
(三)加强审计质量监控。加强审计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,一是抓好审前调查。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审前调查,认真摸清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、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,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情况,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、细致的分析,找出审计的着重点,做到科学、合理,减少随意性。二是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。结合审前调查的情况,在审计方案的制定上,把握重点,明确审计目标,细化审计内容,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,科学指导审计项目开展。三是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管理。加强审计方案编制、审计证据收集、审计工作底稿、审计审理、审计报告、审计业务档案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,完善重大事项报告、集体定案、审计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。通过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,规范审计行为,防止因审计质量问题而带来审计风险。
(四)加强廉政建设。坚持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,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,建立和健全定责、履责、查责、问责、追责等系列措施,促进审计机关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。一是明确工作举措,实行目标管理。按照“反腐倡廉大家挑、人人肩上有指标”的原则,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,明确审计人员的廉政工作责任,将责任细化到领导、细化到科室、细化到责任人,有计划、有步骤推进廉政建设工作开展。二是建立廉政台账,实行清单管理。根据人岗一体、权责对等的原则,建立符合实际的责任清单,使各责任人对单领责、照单履责。通过台账纪实制度,真实、准确、系统地填写个人履行廉政建设责任情况,以清晰的记录痕迹为担责履责、督责考责、问责追责提供依据。三是明确岗位职责,加强全过程监管。审计组进点时,实行“审计纪律公示”制度,将审计纪律在被审计单位显眼位置张贴,公开联系电话和举报电话。审计组进点前,开展一次廉政谈话,填写审计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基本信息。审计过程中,随时对各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现场检查。审计结束后,由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组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反馈卡并予以备案留存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,让审计干部始终处在严密的监督管理下,促进审计干部依法审计、廉洁审计、文明审计。四是开展廉政教育,做到警钟长鸣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,组织审计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,适时通报一些典型案例,通过以案说纪、以案说法的形式,深刻剖析腐败案件产生的根源,阐明违反廉政纪律的危害性,增强审计人员的警觉性和警惕性,从思想上架起廉政“高压线”,从行动上筑牢廉政“防火墙”。通过不断加强廉政建设,为防范审计风险提供思想支撑。
综上所述,防范审计风险,既要在思想上有自觉的意识,更要在工作上主动应对,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深入学习,开拓视野,提升技能,加强分析与研究,建立相关应对机制,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。
(蕲春县审计局 高勇)
文档为doc格式